您的位置:公共宣传教育 > 艺术讲座 >
【艺术讲堂】从芥子园画谱到现代绘画(一)——施邦鹤谈艺
发布时间:2016-05-07 15:33:00 来源:
“一月一本南京传世名著”活动,五月份是品读推广《芥子园画谱》,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作为活动的学术支持将结合2016年新启动的公教活动《艺术讲堂》系列。2016年5月8日上午10点,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画家施邦鹤老师在老门东内的幽兰轩内进行了线下讲座《从芥子园画谱到现代绘画(一)——施邦鹤谈艺》。

 

 

1讲座内容

  施邦鹤老师由中国美术史进行延伸,从自己的经历出发向现场的观众们讲述了他对现代美术的看法,给观众们带来了许多绘画只是和学画的启事。现场气氛轻松幽默,施老师的讲座生动有趣。

甘肃彩陶

  彩陶是中国古代陶瓷艺术中绚丽夺目的奇葩。新石器时代彩陶文化在黄河流域发源和流行,位于黄河上游的甘肃地区以其众多的彩陶文化遗存成为研究关注的重要区域。甘肃彩陶文化是中华远古文明的一颗璀璨明珠。甘肃省的彩陶制作起源最早、发展时间最长、分布范围最广、艺术成就最高的地区,素有“彩陶之乡”的美称。距今7800年前的秦安大地湾一期文化出现的彩陶,为世界上最早出现的彩陶文化之一。距今4000多年前的马家窑文化彩陶,不仅代表了中国彩陶文化的最高水平,而且也是世界古代彩陶文化中艺术成就最辉煌的。

广西岩画  绘画是人类的本能 

  花山崖壁画狭义是指广西壮族自治区宁明县花山的崖壁画,广义是指考古工作者先后在凭祥、龙洲、宁明、崇左、扶绥、大新、天等等壮族聚居区的左江流域各县发现的崖壁画。因宁明县的花山崖壁画的画幅最大,人物画像最多,内容也最复杂,是上述各地崖壁画的代表作。所以,人们把左江流域各县的崖壁画统称为花山崖壁画。

壁画

画像石

    

陶俑

长沙马王堆帛画

唐三彩

  唐代是中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经济上繁荣兴盛,文化艺术上群芳争艳,三彩釉陶始于南北朝而盛于唐朝,它以造型生动逼真、色泽艳丽和富有生活气息而著称,因为常用三种基本色:黄、赭、绿,又在唐代形成特点,所以被后人称为“唐三彩”。古人多用于殉葬。新中国成立以来随着人们对唐三彩的关注增多,以及唐三彩复原工艺的发展,人们热衷于文房陈设,是馈赠亲友的良品。

敦煌莫高窟

  莫高窟,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地。

  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现有洞窟735个,壁画4.5万平方米、泥质彩塑2415尊,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莫高窟的艺术特点主要表现在建筑、塑像和壁画三者的有机结合上。

 

▲讲座现场

▲施邦鹤老师和艺术读书会的工作人员合影留念

 

  五月,南京书画院(金陵美术馆)邀您一起感受传世名著《芥子园画谱》的魅力!敬请期待我们接下来的活动!